1. 猴腦菇怎么泡
1,沐猴而冠 釋義:比喻虛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譏嘲為人愚魯無知空有表面。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出處釋義:人們都說楚國人愚魯無知,果然是這樣。
2,猿猴取月 釋義: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出處:宋·黃庭堅《沁園春》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 出處釋義:想要去拿鏡子里的花,想要去撈水中的月亮,徒勞無功。
3,尖嘴猴腮 釋義:意思是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出處釋義:想你這尖嘴猴的,應該撒泡尿照照自己!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4,猴頭猴腦 釋義: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出處: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21回:“看他雖是人形,卻似猴頭猴腦,身上著件單衫?!?出處釋義:看他雖然是人的形象,卻像猴子頭猴腦,身上穿著件單薄的衣衫。
5,土龍沐猴 釋義: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出處: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保吏部尚書謚忠文李公神道碑》:“時俗方標榜門戶,征逐聲利,以為土龍沐猴,非所以自樹立,視之蔑如也?!?出處釋義:當時的習俗正在標榜門戶,征追逐名利,認為這是土龍猴子,這不是因為自己樹立,看來沒有什么了不起的。
2. 猴腦菇百度百科
把猴腦菇焯熟,撈出來放到盆子中,加入香油,辣椒,鹽,雞精,香醋,蒜頭,涼拌就可以了
3. 猴腦菌如何泡發(fā)
猴頭蘑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食用菌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多種維生素,味道也特別鮮美,另外,它還具有助消化及治療胃潰瘍、神經(jīng)衰弱等病的功效。黑龍江省的大興安嶺一帶,非常適合猴頭蘑的生長。所以,猴頭蘑成了該省的著名特產(chǎn)材料: 木耳400g,猴頭蘑500g,姜絲200g,油1匙,鹽少許,葵花油1匙制作方法:1.木耳洗凈、切絲;猴頭蘑洗凈后切對半備用2.熱鍋倒入葵花油燒至熱,先放入姜絲爆香,改轉(zhuǎn)中火放入作法1的材料、鹽一起翻炒至木耳絲和猴頭蘑軟熟后即可
4. 猴腦菇的作用與功功效
是的,猴腦菌作為食材,是上好的美味佳肴,猴腦菌脆嫩可口,風味獨特,可以涼拌、清炒、煮湯、燉湯、拼盤等,做出來的菜肴有口感、有彈性,也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猴腦菌,學名腦菌,又名猴腦菇、猴腦菌,因長相與桃菇相似,故名猴腦菌菇,是食用菌的一種。
5. 猴腦菌怎么泡
用溫水泡發(fā)。
猴腦菇,學名黑腦菌,又名猴腦菇核桃菇核桃菌,因長相與猴腦相似,顧名猴腦菇,是食用菌的一種,是地方傳統(tǒng)的名貴食材,肉嫩、味香、鮮美可口。因產(chǎn)地、地域不同,因此叫法也有所不同,南方人普通叫黑猴頭菇,猴腦菌脆嫩可口,風味獨特,可以涼拌、清炒、煮湯、燉湯、拼盤等,做出來的菜肴有口感、有彈性,也具有良好的藥用價值,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6. 猴頭菇的吃法
食材用料
猴頭菇 半袋,排骨 適量,紅棗 適量,枸杞 適量,姜 適量,薏米 適量
做法步驟:
步驟 1
把猴頭菇、排骨、紅棗、枸杞、姜、薏米清洗、準備好了
步驟 2
把猴頭菇提前一天放入盆中,用溫水浸泡,用碗把猴頭菇壓著浸泡,這樣能泡的充分,泡好后的猴頭菇水變成黃色,用水清洗,在清洗的過程中,用手用力捏出水來,反復沖洗,直到水變清透,這樣猴頭菇就算洗好了,可以切成自己想要的形狀,也可以不切。
步驟 3
排骨要用水焯一下,去血水、達到去腥味
步驟 4
把切好的猴頭菇、排骨、姜、薏米、放入電燉鍋加入適量的水,煮兩小時;最后放入紅棗、枸杞煮半小時,這樣就可以開吃了。
7. 猴頭菇的做法大全
猴頭菇燉雞。主料:雞(1500克)猴頭菇(150克)。輔料:冬筍(25克),油菜(25克),金華火腿(15克)。調(diào)料:鹽(5克),花椒(1克),黃酒(15克),味精(2克),大蔥(10克),姜(10克),八角(3克),茴香籽[小茴香籽](2克),香菜(10克),豬油(煉制)(20克)。
做法:將雞煺去毛,掏去內(nèi)臟,用水洗凈,斬去頭、爪,再斬成3厘米方塊。猴頭菇用開水泡30分鐘,用涼水洗凈泥沙,用手撕開,擠凈水。將火腿、冬筍切成長方片;油菜切成段,蔥、香菜均切成段;姜切成塊,用刀拍一下。
鍋內(nèi)放少量豬油,燒熱后用蔥、姜塊炸鍋,放入雞肉塊煸炒至半熟,添雞湯,加花椒水、料酒、八角、茴香、精鹽、猴頭菇、冬筍、火腿,湯開后用微火燉爛,放入油菜,挑出蔥、姜塊、八角、茴香,將猴頭菇、雞塊等撈在碗內(nèi),將鍋內(nèi)的湯燒開,撇去浮沫,放入味精,澆在碗內(nèi)的雞塊上,上邊放上香菜段即可。